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the label 歐洲生活

2017大事完成

我的2017目標之一, 就是順利完成結婚和家族旅行 結婚對我來說, 不算大事 我對婚禮沒有甚麼期待 一個朋友說得好, 你就當作是一場cosplay吧 這句話深得我心, 我就真的沒把婚禮看得很認真 This does not need to be a perfect day. It just need to be a fun day. 但是家族旅行的挑戰真的是我 team management的最高峰 嘴要甜哄著六七十歲的伯母姑姑們 身體要壯要幫伯母們搬行李 還要會胡扯瞎扯和五歲的姪女抬槓安慰她為甚麼不能吃巧克力 叔叔喜歡早起, 需要午睡 表弟和表弟妹喜歡晚睡 媽媽個性緊張, 深怕行程出甚麼差錯, 提醒我東提醒我西 爸爸打呼超大聲, 把弟弟晚上吵得睡不好 Jano中文聽不懂, 又在一群吵死人的台客團中的需要當壯丁和司機 回想起來能把這群人管得服服貼貼, 還能享受在其中真是我的真功夫 得意之餘, 忍不住抱怨一下, 真的是 好 累 阿 而且這麼多人這麼熱鬧, 遺憾就是沒有時間和最親的家人好好相處 我和弟弟已經好久沒見面, 離別擁抱的時候還真有點鼻酸 上周日這熱熱鬧鬧的兩周終於結束 大家回台灣還是一直分享著快樂的回憶 能夠讓這群六七十歲的老人們有這一段精彩的插曲 真是我的榮幸 不過人生只要有這一次就夠了....

跑馬之前

Image
終於要跑馬了 訓練過程, 摸著良心地說不算刻苦也不夠勤奮, 但已經是我這幾個月念茲在茲的重要目標 在多瑙河畔跑, 在萊茵河畔跑, 在奧地利的湖邊跑, 在荷蘭的公園跑 跑到膝蓋痛, 跑到心臟痛, 跑到腳踝痛 所謂runner high, 我完全不知道是甚麼, 只有跑得不太累, 跑得很累, 和累到想要哭的不同 這樣的自我折磨到底是為甚麼, 我現在也想不通 除了虛榮心作祟之外, 想來就是把這個磨練當做一種修行吧 修身就是學習好好珍惜使用我的身體 大腿, 膝蓋, 腳踝, 核心, 每個構造都得正常運作才能讓我順利跑著 經歷了一些痛來痛去的小毛病之後才知道能跑真是要感謝我從頭到腳的關節肌肉 你們這麼聽話這麼盡力幫我完成我的夢想, 鞠躬感謝 修心是因為跑步真是一個很孤獨的運動, 所有的折麼都是自找的 練習的過程, 常常得和自己相處幾個小時, 自己和自己聊天, 對話, 幫自己加油, 也罵罵想偷懶的念頭, 最常出現的念頭是怎麼騙自己可以再往下跑不能停: 先把目標訂成那棵樹吧, 跑到那棵樹你總行吧! 再跑個三公里就可以走一下喝個水了 三公里對你來說是家常便飯阿 揮手揮手, 手甩高腳步就可以跨大了 想著想著...慢慢就離目標越來越近了 想到自己居然這麼容易被騙也覺得有點好笑 明天就要跑馬了 我就用平常心, 一雙有點痛的膝蓋和真的不太舒服的腳踝, 面對人生的第一個馬拉松 一邊我還會唱著縱貫線的出發 "出發啦 不要問那路在哪 迎風向前 是唯一的方法"

雞年的除夕

Image
我的本命年到了 今年的除夕 星期五晚上工作了一會 apply for the GEA position 煮了三菜一湯的年夜飯配sake 雞年就這樣來了 照命理老師的說法是今年很犯沖阿 我們就樂觀地左耳進右耳出吧 人家大年初一就可以又跑步又滑雪 犯沖是甚麼 可以吃嗎?

2017新年新希望

2016過得有點不怎麼樣 這是人生中算是不很順遂的一年 一開始想買房被德國銀行打槍 辦公室裡常常有讓我氣到內傷吐血的蠢人蠢事 新工作從新奇好奇諸多期待到重重跌落的強烈失望 不過我對2017年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 this is the bottom and there can only be better now. 這一年可能會有諸多困難,  但我會一步一腳印地沉著面對 馬拉松的訓練是最好的印證 要有耐性, 不要求進步要如何地快速 My 2017 motto: less is more. slow is fast Let's start with the to-do-list now. 首先是個人目標上, 我希望跑步和瑜珈有顯著的進步 完成Dusseldorf marathon 參加見習一次run and see 的running tour, 試試看來做做中文版的running tour 參加一次一個多星期的Yoga holiday, 試試看我是不是喜歡每天做瑜珈的生活 工作上, 我希望能早日脫離苦海, 但這件事急不來也不是完全操之在我, 但是讓自己在專業能力和語言能力上有進步是我可以掌控的 考過CSCP證照 德文至少要進步到考過B2 再來是2017年重要的生涯計畫 完成婚禮和家族歐洲旅遊, 希望全家人都有個開心圓滿的回憶 懷孕! 這麼私人的事公開寫出來因為我就是這樣大剌剌的女人, 可以順利懷孕的話, 2018就可以享受聞名世界的德國育嬰假了.....

新年, 新環境, 新工作, 新希望

我的2015年新年新希望po在google keep上 每天看每天看著, 潛移默化之下就讓我幾乎通通完成了 學德文= check 換工作= check 練瑜珈= check 跑半馬= check 去日本爬山= check 學access= ah.......not really Save 1750 every month= check 尤其是換了工作的壯舉, 讓我從此不用再奔波 告別週週打包, 週週車行500公里半荷半德的生活 從今天開始我天天下班就可以回家, 很簡單的願望, 我卻花了兩年的時間才實現它,  今天第一天上班, 早上七點出門, 晚上七點回家, 我覺得好得不可思議 有這樣一個完美的開端, 我希望今年是個回歸work-balance, 還有integrate to Dusseldorf的一年 成為德國居民方面: 好好學德文 在Dusseldorf認識新朋友 運動方面: Regular mysore yoga Regular climbing Half marathon TWICE 工作方面=>  pass probation 考CSCP 目前就這些, 要加再補充

讓我來試試解釋一下羅馬尼亞人

這六個月的羅馬尼亞生活算是目前職涯裡最有挑戰的一段時間 一大部分在於人, 尤其在於羅馬尼亞的同事相處 今天和房東聊了聊, 想不到她曾經也有同樣的體會 因為有了expert opinion的認證, 我想要把我的想法整理記錄一下 我的經驗裡, 羅馬尼亞人的工作文化是很被動的, 或許可以說, 主動積極去解決問題的工作態度並不一定會受到老闆的賞識, 而且反而有可能會碰個一鼻子灰, 所以既然如此, 何不當個機器人奉命行事就好, 這個心態從小職員到中高階主管都是如此 最重要的是, 羅馬尼亞這個國家的老闆從來都不是羅馬尼亞人, 這個國家從以前到現在都一直在別的強權的控制之下, 從羅馬帝國, 土耳其人, 奧匈帝國到近代的蘇聯強權和惡名昭彰的獨裁者"喬切斯科", 羅馬尼亞人從來都不是自己的管理者, 既然一直做奴才, 何必對於老闆的指令執行地太認真呢? 只要可以過得去不要被發現偷懶就好了 在別的強權的控制之下的另一個意義就是任何不好的事情, 羅馬尼亞人都可以找到怪罪的對象, 總之錯絕不在自己, 在背地可以盡情地批判外來者如何如何不對, 但是很少去問自己, 我可以做甚麼來改變目前的情形 因而行動力很少, 沒有能力改變環境, 但是背地對別人的批評卻少不了 整理起來, 其實也不是要真的以偏蓋全地批判羅馬尼亞這個國家 只是我在想台灣的情形是不是也和羅馬尼亞一樣 同樣都是以外來政權的統治而開始發展, 台灣的社會是不是也缺乏改變的行動力而很會動一張嘴呢?

回顧2012和2013新願望

和去年一樣, 我們的新年晚餐是和 Niki & Nivi 一起渡過的 跟好朋友一起過新年的好處就是, 他們可以幫你一起回顧了2012年的成績單 以下是我們一起列出來的清單 I passed the inburgeringexamen I lost weight and got fitter I got a new job and new challenge in Romania I started climbing and running again I moved to Germany for a year and finished decorating the house I indeed collected more UNESCO sites from the trip to Greece (just need to find the pictures and post those here) 這份成績單真的和我2012年出許下的願望相差不遠, 這代表著這裡真的是個有寫有保庇的園地, 只要我年初好好許下願望....... 所以, 現在我要很認真的記下我的新~年~新~希~望~ 2013年我要 六個月的Romania project, 一定要成功, 也要能從中pick up steep learning curve 可以換個老闆, 別再跟著難伺候的法國人了 跑半馬 腳踏車旅行 學一下匈牙利語, 不用太好, 只要能在聖誕節的時候和Jano的家人簡單溝通就好了 contribute myself to Taiwanese civil society 這句話實在不知道要怎麼用中文表達, 我能想到的詞彙大概是像"回饋社會"之類的吧 就先這樣吧 less is more. Have a great year.

裸體馬殺雞

我, 被裸體馬殺雞了 而且還是一位德國歐基桑幫我服務的 話先說在前頭, 我沒有被性侵, 這也不是社會新聞, 也不是什麼法師要少(?)女信徒跟他同修之類的事件 就是單單純純的, 德國歐基桑 幫裸體的我 馬殺雞 話說從頭, 星期日在家閒閒沒事, 就晃到家附近的游泳池看看 發現價目表上有馬殺雞的選項, 而且價格並不貴 身為好奇寶寶我立刻以神農嚐百草的心情連想都沒想就要踹下去 服務台的胖姐挖啦挖啦地說了一大堆德文我也聽不懂 反正船到橋頭自然直 上了樓推開門就是隔成一小間一小間的馬殺雞房, 每一間沒有門只有簡單的像是病房裡簾子 走道一頭是讓人休息的休息室, 另一頭則通向熱桑拿室 內裝還留有18世紀古典的味道, 建築裡散發著一種發自內心的古典味 欣賞了故典味半天還沒見到人影, 突然走道另一端的休息室悉悉囌囌地有人站起身來往桑拿間走去 我定睛一看, 那不是個全裸的中年男子嗎? 他晃阿溜地站起身來, 非常自然地走過了我身邊 這時我已經確定我已踏上賊船, 因為德國的人桑拿常常是男女混搭, 大家都像是伊甸園裡的神仙一般自然坦蕩 還在驚疑不定的時候, 一個歐基桑氣喘噓噓地出現在門口, 問我是不是要馬殺雞(我猜的, 反正八九不離十) 然後就把我趕到其中一個小房間裡挖啦挖啦地說了一些話 我猜想大概他是叫我脫光光吧 所以也只能脫個精光,但是到內褲這一關的時候真的很遲疑, 要是歐基桑其實沒有要叫我脫這麼光怎麼辦 但是我想到之前在德國桑拿的經驗, 還有剛剛那全裸中年男子的裸露程度 我決定賭上一把,  全梭了, 不要到時候德國人在背地笑我們台灣人沒種 我遲疑地走了出來, 只用毛巾包了下半身 結果歐基桑已經在另一個小按摩間等候了 我有點驚訝居然是歐基桑幫我按 但是事到如今還能有什麼辦法, 頭已經洗到一半了阿~ 還好我全裸相見的時候, 歐基桑並沒有顯得很驚訝的樣子 接下來就是我上了按摩床, 歐基桑手上抹了油就開始幫我按了起來 過程就像一般的按摩, 他的手法也很專業, 就是一個專業的按摩師 要知道在德國的中式按摩院都是請一些只學過一年的中國留學生幫你按 按了半天也不知道在搞什麼, 完全不像歐基桑手法之專業 而且價格上歐基桑的價格也實惠可親 整個事件唯一的怪異之處就是我裸體而且是一雙男人的手在我身上游移阿~~~ 總之三十...

歐債危機很危機嗎?

雖然身在歐洲, 我對歐債危機卻是相對來說很無感的 但是眼看台灣大大小小財經新聞卻把議題炒過來炒過去 一下說人家是歐豬四國, 一下把無薪假怪到希臘人頭上 一時之間, 好像所有的希臘人, 西班牙人, 葡萄牙人和義大利人都是好吃懶作的罪人 好像人人都變成是歐元區的經濟學家 人人都可以對歐元的前途說上幾句話 我很難認同 台灣的新聞品質我就不說了 翻來覆去把議題作爛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我不能忍受的是這種集體道聽塗說, 集體變專家, 集體給別人戴帽子的做法 也不能理解到底是為什麼大家喜歡這樣集體地製造恐慌議題 好像討論這些議題是一個team building活動 從我的記憶以來, 台灣的經濟從來沒有景氣過 至少每年一定會看到幾則新聞以"經濟不景氣"開頭, 如果景氣這麼差, 我們是怎麼活過來的呢? 如果景氣這麼差, 我們GDP為什麼年年上漲呢? 在一片歐債危機當中 我沒有看到我身邊的歐洲人像台灣人一樣的恐慌, 憂慮, 負面或是遷拖 也許是我們身邊很容易有西班牙人, 希臘人或是葡萄牙的朋友 他們對生活的努力早就證明了好吃懶作的帽子對他們太不公平 更進一步說, 如果有一個國家有辦法具備"好吃懶做"的條件而GDP就是比我們高 (2010, 義大利全球第八, 西班牙全球十二, 台灣全球二十三, 希臘三十一, 葡萄牙三十七) 那我們是不是該好好省思一下我們要怎麼樣work smartly? 如果歐洲人都可以放下這一些好好享受生活, 讓自己快樂 而我們把時間和力氣都花在幫別人擔心失業政策問題或是歐元區的機制設計 是不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監? 也許社會福利國家制度上需要改善, 也許歐元區的金融機制需要調整 我不敢說 如果我知道答案的話 我也不用每天庸庸碌碌地去上班了 但有多少在台灣堪稱專家學者的人有和希臘人討論過他們是怎麼看這個問題的? 我擔心也不安的是 台灣一直以來習慣於讓自己陷在一個又一個的議題裡 找不到自己 也看不到別人 才是真正的大危機

每兩個月的吃素週

今年不知道發了甚麼瘋 突然想要挑戰起開始吃素 從三月開始進行了一次一週全素之後, 五月, 七月, 九月都如期進行 算了算如果這樣下去, 今年就可以達到1個月又1週吃了全素了!!! 自我的修行和減重先不說, 這樣的節制對地球先生的幫助, 資源的有效利用還有減碳抗暖化都有說不完的益處 而且兩個月吃一週全素其實並不痛苦 只是有微微地想念著動物性蛋白質的飽足感 但也因為有這樣的慾望 吃素週時才能有感地感覺平日食物的豐盛和富足 不禁對自己創造出來的兩月一週的素食運動得意起來 這真是一個愛地球的好方法 不過在準備素食上真的需要費一點心 所以我決定把我搜尋許久的素食菜單列出 也可以幫助我在素食的道路上越走越長阿 中餐類: 五目炊飯 ( 香菇, 豆皮, 紅蘿蔔絲, 竹筍, 毛豆) 炒豆腐拌麵沙拉 (哇沙米醬油sauce) 蒸豆腐 (皮蛋, 鹹蛋, 酸菜) 涼拌茄子 (燙茄子+醬油, 醬油膏, 麻油, 蒜, 辣椒, 糖) 蒸蛋 板豆腐omelet (蛋, 板豆腐, 香菇, 毛豆, 胡蘿蔔) 西餐類 Ratatouille (彩椒, 茄子, 番茄, zucchini) Ratatouille拌pasta (加上rocket sla) 花菜cheese焗義大利麵 咖哩野菇燉飯 烤馬鈴薯佐優格蒜味醬 J.O. 的青豆濃湯 百菇南瓜risotto BBQ蔬菜pasta

World Heritage nr. 3: Mont Saint Michel and its Bay 聖米歇爾山

Image
聖米歇爾山好有名阿 村上春樹, 妹尾河童, 好像連余秋雨都有寫過關於他的文章 基本上就是一個大教堂和其supporting community密集地擠在一個離海很近的小島上, 地理位置位於法國北部諾曼第海岸附近, 諾曼第海岸就是二次世界大戰盟軍登陸的地方, 如果想要去瞧瞧的話可以和諾曼第的二戰巡禮之旅一起安排 自古以來聖米歇爾山就是個有名的宗教觀光景點 跟我們台灣的北港媽祖廟有異曲同工之妙 所以來朝拜的人多, 賣無聊觀光紀念品的店也多 又加上我們這些因為他很有名所以想來看一看的非朝聖人士, 這個小島真是摩肩擦踵 你瞧瞧街景照片看起來居然有點像九份呢~~ 聽說潮汐的起伏會淹沒唯一可以進入教堂朝聖的通道, 漲潮時Saint Michel就是海外孤島, 退潮時就是海岸延長線的終點, 我希望就是我照的這一條路, 可能是現在科技發達交通進步了吧, 我們很順利進入Saint Michel, 只是停車場非常難停, 要走很遠很遠的路才能到入口 遙想當年那些遠道而來的朝聖徒應該都是一步一腳印走到聖米歇爾山的吧, 這條往聖米歇爾山的路...被多少虔誠的信徒踩過, 親過和跪拜過阿... 但是現在這條路上最重要的路標就是"小心綿羊" 總歸來說, 聖米歇爾山讓我期待了好久, 但是失望有點大.....而且他真的好遠, in the middle of no where, 開車要開過好久好久的農田和無聊的道路才能到達...... 到訪時間: 2009, May

甜大圈和派大星

本來我是對那些人在異鄉卻老是跟同鄉人混的態度很不以為然 以前在RSM的時候也覺得很驕傲自己可以跟歪郭人打成一片 但是現在在Eindhoven 一起工作的同事都不像是我的朋友類型 而最近才變熟的幾位中國女生 相談之下個性相似 大家都是獨立勇敢帶種的女性 而同是"大中華"背景能一起分享的共同話題真的很是親切 可以大講特講中文笑話也是一個好處 英文對我來說還只是工作語言 可以講道理可以說嚴肅的想法 可是生活上的笑話就很難 語言上的好笑真的很難用另外一種語言來形容 那天中午和兩位朋友一起吃中飯 四川辣妹看到donut就說.."唉壓..你看他們有甜大圈丫!" 我一聽就笑了三分鐘...光是那字的組成就已經觸動我笑點了 再加上聯想到海綿寶寶的好朋友"派大星" 更是讓我笑個沒完 四川辣妹和廣州靚女一聽我解釋完也笑了 還好還好...在這裡遇到了可以聽懂"派大星和甜大圈"的幽默的朋友 真是值得慶幸 可喜可賀! 幸運無比!

簡單清冰箱好食譜:麵疙瘩

其實這個食譜是在看型男大主廚由黃妃來做的拿手菜 後來發現這道麵點居然好像是從外省眷村掛來的 奇怪的是我們家的左營眷村小辣椒媽媽怎麼從來都沒有做過哩? 我對這道麵食的印象不是很好 應該是因為他煮好總是稠稠黏黏的 不像一般麵條般的乾淨俐落 湯就是湯 麵就是麵 不過哩..我自己做的湯和疙瘩也是清清楚楚的 這應該是拜我快手快腳 multi-tasking的手腕之故吧 週末做了這一道簡單好味麵疙瘩 Jano愛吃 我也可以把冰箱裡的青菜清一清 唯一的壞處是中午不能拿來帶便當...要是我把這一道帶去辦公室不知道那些荷蘭人會張口結舌成什麼樣子~~~ ------------------------------------------------------------------------------------ 麵疙瘩材料 麵粉 蛋一粒 水 湯料 豬肉片 (自己買回來慢慢片) 韭菜 茼蒿(上星期火鍋吃剩的) 香菇(上星期火鍋吃剩的) 高麗菜(荷蘭這裡的高麗菜長得很奇怪..是一種圓錐體) ------------------------------------------------------------------------------------ 作法: 麵粉加水先攪一攪  打蛋 攪成麵糊 放冰箱 此期間可以洗菜切菜 豬肉片先用醬油和酒醃一醃 蒜頭爆香 炒豬肉 炒高麗菜 取大鍋滾水下麵團做麵疙瘩 麵疙瘩煮了浮出水面後把炒好的高麗菜和豬肉倒入湯中 蓋鍋蓋煮一下讓麵疙瘩入味 湯裡下鹽巴和雞粉 起鍋前灑下韭菜和茼蒿 吃之前灑白胡椒.... 阿!!!!! 極美味!!!!!!

經典cheese cake

Image
大家可能都以為歐洲的甜點好吃 但是我覺得荷蘭的甜點非常糟... 一般民眾並不會像台灣的老百姓一樣有福氣 路邊的85度c就可以有美味甜點 荷蘭蛋糕店買的蛋糕或是甜點都千篇一律而且並不美味 最奇怪的是從來沒看過有人賣cheese cake的 為了一解我對cheese cake的相思之苦 我跟Karlijn學了經典SARA LEE CHEESE CAKE 今天晚上作了第二次 現在買食譜記下來以免每次都要查google 材料需要: 最便宜的消化餅乾 一包 原味cream cheese 兩盒 奶油 sour cream一杯 玉米粉兩湯匙 香草精 兩湯匙 步驟一 先來做餅皮 餅乾絞到碎碎碎 微波1/4塊的奶油(一般超市大小)成液狀 加到餅乾屑裡 再加一杯糖 攪勻之後放到蛋糕模裡弄平 烤個8分鐘到表面焦黃 步驟二 再來做餡兒 原味cream cheese 兩盒 sour cream一杯 玉米粉 兩湯匙 香草精 一湯匙 奶油 兩湯匙 用mixer攪攪攪 攪勻之後放到剛剛已經有烤好餅皮的蛋糕模裡弄平 烤個35 分鐘 放涼丟冰箱 隔天吃更好吃!

三度挑戰滑雪板

Image
第一次去滑雪的時候就許下了宏願...只要冬天還在歐洲, 每年一定要去好好練習滑雪板 2009的冬天 和Jano和他的家人一起去了奧地利進行我對滑雪板的三度挑戰之旅 滑了三天很努力的雪 也摔了結結實實的三天 Jano的爸爸是足球教練 Jano也是運動健將 這三天就是完完全全的hard core滑雪魔鬼訓練營 滑雪板阿...實在是帶種硬漢玩的運動 因為是板子...所以在雪地上很容易加速 一快就開始怕 而雙腳被固定在板子上 一怕重心就會亂 一亂就會摔 而所有的技巧都只能在有速度的情況下運用 如果沒有速度隨便轉移重心 就一定會卡會摔 所以阿...這和攀岩一樣也是一個挑戰自己意志力的運動 唉壓 我發覺自己還真的是個賤骨頭呢 任何這種挑戰意志力的運動我就愛

2010新年新希望

2009年..工作上起了點風浪 但是雷聲大雨點小 感情上越走越穩當 還買了第一間房 做了房東太太 平順之外 歐洲上班族的生活越來越沒有驚奇..下班之後的煮飯婆生活也慢慢上手 2010年的開始 是和男友去電音party clubbing倒數 玩到早上三點多 兩個人累倒在床上快要昏倒前 我問他 "what is your new year wish?" 他說"I wish I can get in Maastricht Master program and pass the exam." "and yours?" 我說"I want to buy my own car" 就這樣說出實際又平淡的願望 兩個人就昏昏睡去 現在想起來 有點後悔 我的2010年可不能只是這樣 我想做的事好多好多 休閒生活上至少要 -去做一次志工旅行 -去冰島 -學好滑雪板 -看完幾本好書(2009年所購買的書籍們) -同期的每四年聚會又要到了~~~(thanks for the world cup reminder!) 工作上要 -逆來順受 -還要記得一句話"to enjoy the satisfaction of achieving something or to get acknowledged with such achievement, you can only choose either one of them"

歐洲中文熱

Image
歐洲常常看到的莫名其妙中文熱 這張照片裡可以看到 腳踏車袋上寫著 "每日與車相伴" 腳踏車袋的橫批是"自行車袋一"和"自行車袋二" 就是這樣莫名其妙的中文在想像不到的地方蹦出 讓我走在路上常常撲吃地笑了起來 印象中還有看過有個胖胖龐克在胸前刺青了斗大的三個大字"金牛座" 從左胸膛橫跨到右胸膛穿過了稀疏的胸毛 三個大字在十公尺外清晰可見 另外還看過一個女生戴著一個小小的金項鍊 短短地剛好繞過他的脖子 項鍊的墜子就是一個中文字 "豬" 我每次看到這些人就很想問他們 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 你會把"pig"的墜子掛在脖子上嗎? 為什麼換成中文彷彿這就比較合理了呢????

好累

2008年8月17日 好累 在荷蘭工作,生活 遇到不順利的時候 常常習慣性地問自己:是不是不夠努力有什麼是我還可以做的? 也一直習慣性地幫自己加油 靠自己!! 不要怕!! 咬著牙撐著!! 要惜福!! 這是老天爺給你的考驗!! 我的下顎還真的因為常常用力地咬著牙而咬出關節的問題 像是一條拉的很緊的橡皮筋 不斷地把自己拉到極限 可是常常忘記要放鬆 忘記照顧自己 忘記努力不是一切的答案 這個星期和朋友們聊過之後 突然發現我是把自己逼得太緊了 文化差異 語言隔閡 工作性質 這些困難不是只有我在經歷著 而我努力的程度 已經夠了 范仕穎阿~~ 有的時候對自己馬虎一點也不會怎樣的...

海灘的一天

2008年5月12日 海灘的一天 和朋友去了海灘 一整天 就是躺在沙灘上 因為中餐的酒精 還小睡了一下 白晃晃的大太陽 好久不見你啦 藍汪汪的大海 好久不見你啦 唯一少的 就是浪板和可以下水游泳的海水溫度了吧 看到大海...常常讓我想念著地球另一端熱到要七笑的海邊 黏搭搭的海風 溫吞吞的海水溫度 還有那個努力學衝浪的夏天 看到大海...常常讓我好想回家

好預兆good sign~

2008年3月22日 好預兆good sign~ After three days I will leave De Snor and of course Rotterdam as well. At first I thought I should have a one day trip for myself as a "FAREWELL ROTTERDAM DAY". But........giveing it a second thought, maybe it is also nice to leave it quitly as if I will come back again. As if I am not saying goodbye to the city. Ciao! Ciao! Rotterdam Anyway, my point is: I always have trouble pronouncing the address of De Snor "Kralingkse Kerklaan" "ah????" The taxi drivers always give me the strange look as if I am saying some chinese works. To my great frustration, I am pretty confident of my language capabilty, especailly I can speak some German, which is of about 60% similarity of Dutch. But I just never successfully make anyone understand what I am saying at the first try. Today I am sured that I will have a nice aparment in Eindhoven, better location, better furnished and of course higher price. The best part is when I try to...